(1)彈簧發黑工藝

  堿性化學氧化處理發黑,是將加工完畢的合格彈簧放入含有濃堿溶液中加熱處理,使彈簧表面獲得一層微薄的致密氧化膜,這種氧化膜有抗腐蝕作用。

  彈簧在加熱的溶液中,由於堿對彈簧表面腐蝕,拉伸彈簧產生鐵離子(亞鐵化合物)在堿中加入氧化劑——亞硝酸鈉能使氧化過程得到改變而在彈簧表面上生成致密的氧化膜(四氧化三鐵)。這種氧化膜主要是有磁性氧化鐵組成,氧化膜的生成時間為30~60分鍾。若時間再延長,也不能提高氧化膜的厚度。 工藝過程:

  去油———(去銅)——→酸洗——→清洗——→氧化(或二次氧化)——→清洗——→熱水清洗——→皂化——→浸水膜裝置換油——→入庫。

  各道工序要求

  序號 名稱 配 方 及 技 術 要 求 備注

  一 去油 1、化學去油NaoH100~150克壓縮彈簧/升+Na2CO320-27克/升加熱至沸點滾桶內加入少量廢酸和鐵悄

  2、用汽油或柴油洗洗油。 3、用噴砂或噴丸去除油及鏽

  4、淬火回火的彈簧可用滾桶去油及鏽

  二 去銅 用鉻酸250~300克/升+硫酸銨80~100克/升無銅時可省去此道工序 加水浸1~2分鍾,然後再在清水中清洗

  三 酸洗 用30%工業鹽酸浸1~2分鍾去除油汙及鏽 酸洗時間不能太長 四 清洗 清洗後在弱堿槽內中和,防止酸帶入氧化槽中

  五 氧化 氫氧化鈉650~700克壓縮彈簧/升+亞硝酸鈉100~150克/升加熱到140~144℃,保溫30~60分鍾 NaoH: NaNO2=5~8:1

  六 清洗 氧化後在流動的清水中沖洗

  七 熱水清洗 熱水90~100℃,清洗1~2分鍾

  八 皂化 10~20%工業皂片或三乙油酸皂加熱50~60℃1~2分鍾 溫度不能太高

  九 上油 浸MS-1水膜置換防鏽油

  十 入 庫

  (2)發黑工藝操作規程

  (Ⅰ)每天上班後開動電源將槽液加熱至沸點,扒去槽中的氧化鐵(沉澱物);

  (Ⅱ)扒去沉澱物後加入0、5kg左右的黃血鹽(亞鐵氰化鉀);

  (Ⅲ)按發黑工藝技術要求加入一定量亞硝酸鈉(符合5~8:1);

  (Ⅳ)用溫度計測量發黑槽液濕度,確保槽液溫度140~144℃,若溫度過高要加水,並控制好加熱電源;

  (Ⅴ)發黑前,彈簧必須經充分的酸洗和清洗,拉力彈簧必須垂直裝框,便於清洗;

  (Ⅵ)發黑時必須嚴格執行工藝技術要求,液面的油渣要及時撈掉,槽液要及時補充;

  (Ⅶ)發黑後彈簧須經高壓水度分噴洗,經沸水清洗,皂化溫度控制在50~60℃;

  (Ⅷ)彈簧經瀝掉過量油後裝框、拉伸彈簧入庫。倒去彈簧的鐵框須經高壓水噴洗後再重複使用。

  (Ⅸ)下班時,在氧化槽中加入一定量氫氧化鈉(符合5~8:1),關掉電源。清理、打掃工作場地,保持場地的整潔;

  發黑工藝操作時的注意事項

  (Ⅰ)氧化工件如發現有黃色掛霜現象,說明槽液溫度過高,水份太少。

  (Ⅱ)氧化工件不黑,呈灰色,是槽液溫度過低或缺亞硝酸鈉。

  (Ⅲ)氧化槽的沸點在140℃以下則要加氫氧化鈉。

  (Ⅳ)皂化槽要經常補充皂片或三乙油酸皂以保持一定的濃度。

  (Ⅴ)含矽鋼材的氧化膜允許呈棕色或棕黑色;

  (Ⅵ)工件發黑質量自檢時,應在彈簧上油工序前進行,2%硫酸銅溶液浸泡法30秒後不析出銅為合格。

  3%硫酸銅點滴試驗。在工件上點滴上硫酸銅或2%硫酸銅浸蝕試驗,將工件完全浸設入此硫酸銅溶液,在30秒鍾後肉眼觀察氧化膜不變色為合格。點滴試驗和浸蝕試驗都在工件未上油前進行,成品抽驗時應先用酒精清除油汙。發黑氧化後的工件在正常保管下一年內不生鏽。

  2、彈簧的磷化處理

  磷化是防止彈簧在運輸和使用中腐蝕的一種工藝經磷化的彈簧在空氣中,動植物礦物油中及甲苯等有機溶劑中均有抗腐蝕能力拉伸彈簧。彈簧適用於鋅磷酸鹽處理可避免出現氫脆。磷化膜比氧化膜厚,一般為5~10個微米。通常磷化抗腐蝕性比氧化好。尤其磷化處理適宜為彈簧上保護架的前道工序。

  (1)彈簧磷化工藝 冷水熱水

  (1)去油去鏽——去銅——清洗——磷化——清洗——鈍化——清洗————皂化——浸水膜置換油——入庫

  磷化工藝過程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彈簧
    全站熱搜

    eyy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