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工會是我國工會的重要組織基礎和工會健保工作基礎,直接聯系和服務職工群眾,處在促進企業發展、協調勞動關系的第一線,在履行各項社會職能、維護職工合法權益中具有基礎性和決定性的作用。企業工會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決定了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著力抓好企業工會建設,充分發揮企業工會作用。

  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新時期,企業工會的組建工作取得了較大進展,但從總體上看仍比較薄弱,部分中小型非公企業總是把全部精力放在企業生產、經營管理和利潤上,很少有主動把精力放在企業工會上的,致使許多企業沒有工會組織,職工的合法權益沒有得到保障,這從一定程度上制約著企業的健康發展,也影響著社會和諧穩定。下面結合我從事工會工作四年來的工作實際,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組建企業工會的重要意義。

  一、企業工會的組建,有利於創新社會管理

  近一個時期以來,一些企業特別是外資、港台企業職工群體性事件和勞動爭議案件持續上升,誘發社會矛盾包括勞動關系矛盾的觸點增多。這些問題充分暴露了企業工會工作中的薄弱環節,同時也充分說明,企業工會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必須把加強企業工會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特別是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各種企業像雨後春筍,遍地生長,大量的農民成了企業工人。職工隊伍迅速膨脹。由於過去沒有引起足夠重視,致使許多非公企業沒有工會組織,新生的農民工無法納入工會的管理範圍,曾一度出現空檔現像。出現了一些較為嚴重的社會問題,給社會帶來嚴重的不良影響。各地也不同程度的出現各種各樣的勞務糾紛、工資糾紛、安全生產糾紛、職業病糾紛等等。因此在企業全面建立工會,讓工會去管理職工的各種問題,防患於未然,讓矛盾解決在萌芽狀態。矛盾不出門,問題不出廠,將是當前解決新時期社會問題的重要舉措。所以要在企業中,尤其是在非公企業組建工會並發揮工會的積極作用,把新生的產業大軍——“農民工”納入工會的管理範疇,為創新社會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企業工會的組建,有利於打造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企業戰勝困難,取得戰略決策勝利的無形力量。企業文化之所以對企業經營管理起作用,是靠了其對職工的熏陶感染和引導。企業文化中所包含的共同理想、價值觀念和行為准則作為一個群體心理定勢及氛圍存在於企業職工中。在這樣的企業文化面前,職工會自覺地按照企業的共同價值及行為准則去從事工作、學習、生活,發自內心地為企業創造財富,這種作用是無法去度量和計算的。再好的企業文化,也需要通過職工來體現。沒有全體職工的參與和配合,就沒有企業文化的立足之地。職工是企業文化的載體和實踐者,也是企業文化的促進者。企業工會必須高度重視企業文化的建設和傳承,主動把新時期企業文化灌輸到每一個企業職工,讓職工深刻領會企業文化的精髓和內涵,由職工去展現企業文化的作用和風采。用企業文化去管理企業,樹立職工志氣,弘揚企業精神,創造一流業績。將市場競爭與技術創新結合起來,將思想觀念與道德職業工會品質結合起來,將企業形像與職工風貌結合起來,將成本利潤與工資福利結合起來。企業工會全面營造和普及新時期企業文化,讓職工唱響新時期企業文化之曲,譜寫新時期企業文化新篇章。使企業職工在企業工會的正確引導下,真正做到情為廠系、利為廠謀、心為廠憂、事為廠為,與廠榮辱與共,生死相共。這樣,企業工會就會在新時期發揮其應有盡有的作用和貢獻,為企業創造更多的財富,從而推動企業的發展。

  三、企業工會的組建,有利於維護職工權益

  工會的職責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幫扶。這項工作做好了,職工的權益得到了保障,工作積極性也工會勞保就提高了。因此,發揮基層工會,尤其是中小型非公企業工會在本企業中對弱勢群體的救助幫扶工作尤其重要。月有陰晴圓缺,人有禍兮旦褔,不論那個企業,總會出現或多或少的困難職工或者“問題”職工,如何及時幫助他們排擾解難,走出困境,是決定企業職工是否穩定的關鍵。企業穩定了,就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工會的作用,也就顯現出來了。因此,做好企業工會公所健保組建工作,認真履行工會幫扶職能,最大限度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切實幫助部分職工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把工會以及黨和國家的溫暖送到弱勢群體心中,穩定職工隊伍,是新時期工會實踐以人為本理念的極為重要的職責和歷史使命。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工會
    全站熱搜

    eyy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