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身邊放著一部手機,即使處於關機狀態,自己的一言一語反偷拍也有可能被人偷聽偷錄追蹤器?下月起,我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的正式實施,不光給個人商業信息加上了一層保護膜,也對島城的商業性個人調查行業產生了一定衝擊。

  只要身邊放著一部手機,即使處於關機狀態,自己的一言一語也有可能被人偷聽偷錄?下月起,我國首個個人信息保護國家標准《信息安全技術、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的正式實施,不光給個人商業信息加上了一層保護膜,也對島城的商業性個人調查行業產生了一定衝擊。

  近日,采訪島城多家商業調查機構了解到,面對著新的隱私保護標准,商業性個人調查的傳統業務面臨重整、壓縮,而與此同時,以保護隱私為目的的反竊聽、反偷拍等也成為熱門服務內容。

 不會用違法手段獲得隱私

  “新的隱私保護制度肯定對我們有影響,但還沒有出現危機。”延吉路某私人保安孫先生對表示,傳統的商業性個人信息調查主要是采取一些邊緣化的手段獲取目標人物的一些信息,“首先,這些手段肯定是遵守現行法律制度的,絕對不會觸犯任何法規條文,也不會損害目標人物的任何合法權益;其次,我們調查個人的目的也很明確,絕不會以勒索、爆料、娛樂等為目的,完全是出於保護客戶正當權益的角度出發的。”衛星追蹤器在采訪過程中,孫先生一再強調商業性個人信息調查的合法性,但卻無法否認傳統商業性個人信息調查的灰色屬性。“偷拍和錄音這些手段還是會用的,因為很多情況下,我們必須向客戶提供能夠作為證據的調查結果。”孫先生說,在個人調查的具體實施過程中,難免會觸及目標人物的個人隱私,但這些隱私信息都是能夠通過正常手段獲取的,不可能采取臥室偷拍、盜竊號等違法手段。

 新規實施後偷拍照片還能成證據嗎?

  而對於即將於2月1日起實施的《指南》,孫先生表示,會對傳統業務產生一定衝擊,但不會對商業性個人信息調查行業帶來“滅頂之災”,“最直接的影響是,我們再用以往的手段獲得的一些音像證據,可能今後就無法成為有效證據了。”孫先生說,過去私家偵探偷拍的照片和錄像都可以拿到法庭上作為有效證據,但今後此類調查結果能否成為法院認可的有效證據,還有待《指南》正式實施之後,法院的細則認定。

  據孫先生的推測,對於民間調查機構,因為群體規模較小且工作內容敏感,國家一直沒有出台具體的行業管理規範或資質認證,而《指南》出台之後,最大的可能是法院在取證過程中,會添加證據獲取途徑的具體說明,“如果是這樣,將對我們的一些傳統取證手段產生較大影響。”

  但孫先生同時表示,據他了解,島城的商業性個人信息調查一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況,有名的三五家調查機構占據了整個市場業務量的一半以上,而目前島城大大小小的民間調查機構已經多達20多家,“現在還沒聽說有調查機構因為《徵信器材指南》而提前關門或改行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eyyk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